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  • 首页
  • 机构简介
  • 工作动态
  • 党史研究
  • 党史著作
  • 党史人物
  • 党史大事记
  • 党史遗址
  • 党史期刊
  • 党史影像
  • 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 党史人物


    刘木易
    发布日期:2016-09-23 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 中共莱芜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: 字号:[ ] ?

    刘木易,原名杨景和,1906年出生于莱芜市莱城区方下镇刘封邱村。他早年丧父,因家贫未上学读书。苦难的生活磨练出了他不畏艰难、耿直勇敢、立场鲜明的性格。

    1933年5月,刘木易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入党后,积极为党工作,短时间内发展党员20多人。工作中,逐渐意识到自己文化水平太低,便下决心加强学习、提高素质。为此,他想方设法找来小学课本,勤读苦记,不懂便问,并以树枝当笔、大地为纸,有空就学习写字。经过不懈努力,两年时间便学会了看报、写信。

    1935年,中共莱芜县委代理书记刘伯戈、县委委员周茂森叛变后,他受党组织安排就地坚持斗争。期间,或以打猎或以拾粪为掩护四处奔走,了解叛徒活动情况,秘密联系外出党员,鼓舞隐蔽下来的党员、团员坚定必胜的信念。并组织“拳社”,以学武术为名秘密开展革命活动。

    1937年七七事变后,刘木易响应党关于建立抗日武装的号召,动员10多名青年参加抗日武装。日军侵占莱城后,他任中共莱芜县委委员、十分区区委书记。他发动和组织群众夜间破袭泰莱公路,白天通过枪声、爆竹声、“八路军来了”的呐喊声制造混乱,以便让被敌人逼去修公路的群众借机逃散,拖延修路时间。

    1941年,刘木易任新甫县委组织部部长。他坚决执行县委关于建立隐蔽根据地、迅速扭转形势的决定,积极开展对伪军政人员的政治攻势,逐步把伪乡村政权转变为“两面政权”,争取到大批伪军立功赎罪。在艰苦岁月中,他经常教育大家为了坚持长期抗战,要尽量减轻人民负担,并以身作则,将上级发给自己的生活用品分给别人,自己穿的衣服鞋袜总是补了又补,舍不得丢掉换新的。

    1942年,日伪军以万余兵力“蚕食”莲花山抗日根据地。在据点遍布、碉堡林立、环境十分险恶的情况下,刘木易受尽饥寒之苦,多次闯过险关。有一次,他和干部群众一起被日伪军包围在一个山洞中。他英勇果断,把第一个冲进洞中的伪军一枪打死,守住洞口。日伪军不敢贸然进洞,便采用烟熏火烧、在洞背后挖孔的伎俩,企图乘混乱之机搞突然袭击。刘木易识破了敌人的诡计,派人守住洞口,自己转向危急的洞背面,利用已挖开的洞孔向敌人射击。就这样,在刘木易的指挥下,军民同心协力坚守到天黑县大队来接应,日伪军撤去,才化险为夷。

    1944年冬,刘木易任新泰煤矿工委书记兼武工队长。他率领武工队白天打击日伪军,夜间深入矿工之中发动群众,建立党组织。1945年,日伪军撤离张庄、大协煤矿时,刘木易带领武工队顺利完成护矿任务,及时恢复生产。不久,任沂中县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委。他领导全县干部群众先后顺利完成土改、动参、支前等任务。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时,他又领导全县人民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,取得了对敌斗争的胜利。

    1949年,刘木易随军南下,先后任中共嘉兴地委组织部部长、纪监委副书记等职。他在工作中任劳任怨、勤勤恳恳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深得同志们的敬佩和赞扬。

    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刘木易被造反派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批斗。1968年不幸被迫害致死。




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    中共莱芜历史网
    中共莱芜市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    电话:0634-6222597 电子邮箱:dangshi600@sina.com
    办公地址:莱芜市文化北路001号
    备案证编号:鲁ICP备05021671号-3
  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